103年考取環保技術高考心得分享-詹O博
讀書計劃
學習方式規劃及心得
於大三時報名環保技術的全修課程,在剛開始因為還缺乏決心,爾後又忙於研究所甄試,僅針對系上所教過、正在上的課程聽過一遍,並劃重點。在看到環保類科的錄取人數逐年攀升的情況下,決心努力拼一次,那時距離考試約只剩6個月。數位學堂提供了完備的學習資源,使自己可以利用沒課的時間,緊鑼密鼓的上課,並配合考古題複習,找出各科的出題重點及要加強的部分。而我覺得在準備考試當中,最重要的是要整理出一份屬於自己的重點整理,這份筆記可以讓自己在往後的複習當中,不再大海撈針甚至重新看過,能很快速的上手。
在去年地方特考,便是利用過去高普考所整理的重點整理,以短短兩個禮拜,迅速複習練習,得到不錯的成績;而這次也藉著這份重點整理迅速的把各類科複習過一遍。
自修方式及考題練習(額外參考教科書與講義)
林健三-環境規劃與管理
歐陽橋暉-下水道工程
時事收集
各科準備重點分配
共同科目方面都是利用較瑣碎的時間,練習或記憶。
而專業科目的準備務必求均勻分配,不應該集中火力在同一科上面,就像何明老師說的:「只求超標準,不求高標準」,不求每科都
拿高分,但要每科超過及格分數,並避免強弱科目差距過大,以減少命題方向,或是難易程度改變所造成的風險。
對於專業科目的重點,每章節的重要性不同,應將時間多花在重點章節,以求以最低投資,換取最大投資報酬。
其它資源的使用(讀書會、個人蒐集資訊)
TKB幫我介紹一同報考的人,一起努力,互相分享資料。
時間管理
年度計劃
因為我準備的時間較少,我讓自己一週內上1500~2000分鐘,並在當天晚上複習,加深印象。
考前一個月做出屬於自己的重點整理,方便快速複習。
日計劃
我於大四下學期緊鑼密鼓的看課程,使自己盡量於7月高普考前看過所有課程,並知道各科考試重點。
早上的部分為複習之前舊有的科目,記憶及背誦,而中午則是聽TKB的未聽完課程,聽完後晚上複習,加強記憶。
心路歷程
心得分享與動力來源
在準備高普考時一點也不輕鬆,慶幸自己是相關科系,因此在自己心態上調整成現在所讀的是我專業,就算高普考不考,未來在職場上仍應該要會,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吸收它。而因下定決心的晚,也顯得相當慌亂,但仍應適時宣洩壓力,這時身邊朋友便成為了最佳談心的對象,偶爾我們會一同到外頭看展覽、參加活動,以讓自己充飽電後繼續出發。在畢業後,7月高普考的成績放榜,竟然以些微之差,未能上榜,心裡實在非常難過,而因研究所伴隨著相當繁忙的課業、實驗,常常忙到精疲力盡,曾一度產生放棄念頭,這時大學時期的朋友們不因分道揚鑣而有所改變,依舊利用各通訊軟體、卡片持續鼓勵著我,使我有動力繼續前進。
這一路走來,發生了許多大事、小事也曾因為高普考未如預期上榜,而後疲於研究所的課業、實驗而想放棄,但因為有了朋友、家人的支持與鼓勵而堅持,最終考取了去年的四等地方特考以及今年的高考三級,由衷感謝朋友、家人對我的種種鼓勵與幫助。
給未來考生的建議
準備國考的路,是漫長且累人的,有如馬拉松賽跑般,但只要自己多努力撐一會,終會有到達終點的時候。
而若是身邊有想一同考試的朋友、學長姐可以共同組成讀書會,雖然他們是你的對手,但在最後你會發現,他們給予你的幫助絕對超乎想像,而在你們一同上榜時,更會彼此會心一笑。
考試資訊
出題難易度與偏重單元與方向
普考與高考題目相比,會發現普考大致都出概念性題目較多,較不會有太細部的問答,而出題方向已由前幾年的垃圾掩埋、焚化技術轉變成重視空氣汙染防制、全球環境議題以及風險評估,這幾個單元務必多涉獵相關資料。
筆試或口試考題提供
考選部歷屆考題
其它
TKB對你幫助最大的地方
各科老師的重點整理、幫忙介紹認識相同目標方向的人一起努力。
TKB值得推薦的地方
這次能考上有部分原因歸於數位學堂介紹要一起報考的人給我認識,從中在學習、解題的過程中遇到難題,可以互相討論,並在最後作出重點整理,省下不少時間。
如果你想了解有關公職考試等資訊、研究所升學,
只要在下面填寫資料(http://www.tkbgo.com.tw/hurray.jsp?link=16159)就會有專人為您服務哦!